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产经新闻 >> 其它 >> 浏览文章

郑南雁挖掘新盈利点7天将进军中高端酒店市场

2012-3-25 16:07:24华夏时报 【字体:

站在公司7周年庆典舞台上的郑南雁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香槟酒,并没有直接往身边的香槟塔上倾倒,而是像赛车运动员一般晃动瓶身,向台下尽情喷洒。

尽管比预期要晚一些,但能在公司成立仅仅7年时间里实现开业千家门店的目标,对于“7天”连锁酒店(下称“7天”)而言更像是完成了一场蜕变。

“排名并不重要”

“这个行业有两个品牌的分店规模超过1000家时,竞争才真正开始。”“7天”CEO郑南雁3月15日在公司成立7周年庆典上接受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采访时,做出这样的判断。

在2011年,“7天”共新增376家分店,远超其年初290家新店的计划,并在2012年初实现千店的目标。

目前国内共有两家经济型连锁酒店门店规模过千,另外一家便是一直以来保持领先地位的如家连锁酒店集团(下称如家)。

去年的财报显示,2011年如家新开酒店316家(含已并购的莫泰168酒店新增10家)。截至2011年12月31日,如家共有1426家酒店投入运营,还有198家酒店已经签约或在建设中。

实际上,在2009年之后,“7天”一直保持行业内最快的扩张速度,2009年、2010年新开店总数位居行业第一。

高速增长之下,使得“7天”一度喊出“与如家仅一年距离”这样高调的口号。而几家经济型酒店的“开店竞赛”则引发外界对这一行业高速扩张是否会引发“泡沫”的忧虑。

然而随着如家成功收购莫泰168进一步拉开了与追赶者们的距离,行业的“座次之争”便暂时成为“次要矛盾”。

“我们所要做的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排名并不重要。”郑南雁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郑南雁看来,如家的扩张注重宽度,而“7天”则更侧重于深度。尽管目前开店的速度和数量始终都在创造着新的纪录,“市场空间远没有到顶。”郑南雁对本报记者表示。

会员直销体系一直是“7天”的优势所在,领先的IT管理水平则是支撑会员体系的关键。而此前一直担任首席信息官的林粤舟于3月初被任命为公司首席运营官,则体现出公司在强化自身电子商务企业基因上的举措。

华美酒店顾问首席知识官赵焕焱认为这一人事变动“与‘7天’一贯的电商化发展模式相符合”,在赵焕焱看来,“信息技术也将成为连锁酒店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酒店的营销推广、客户管理以及内部管理都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实现。”

在一线城市推高端酒店

“‘7天’将进军中高端酒店市场,新品牌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在竞争对手早已布局多品牌战略之时,郑南雁终于宣布“7天”也将推出自己的新品牌。

据了解,“7天”正考虑推出一个价位在600-800元之间的偏高端连锁酒店品牌,首先将考虑在京沪等一线城市推出。这一档次的酒店将目标客户锁定在20—30岁之间、有一定消费能力但更讲究效率的人士。

而在品质上则要高于洲际酒店集团旗下的holiday inn,并采取直营和加盟两种方式,与目前“7天”品牌相同。

“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在郑南雁看来,这是他终于下定决心推多品牌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前,在如家以及汉庭等多家竞争对手不断尝试向经济型酒店更高端或更低端两个方向延伸,以拓宽市场空间之时,“7天”始终对多品牌战略保持审慎的态度。

此前在与如家竞购莫泰168未果之后,郑南雁曾透露,放弃莫泰168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收购之后如果考虑到其品牌的附加值,必须要单独经营,但多品牌经营对“7天”而言并不合适,所以最终放弃。

而郑南雁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多次采访时都强调,“7天”上市之后自己曾定下目标,3年内不会做多品牌。而今年恰好是“7天”上市后的第三年。

“经济型酒店市场格局已经比较稳定,但作为上市公司在股东的压力之下势必会不断寻求新的盈利点,因此做多品牌就成为必然,”一位酒店行业资深从业者表示,“在市场增速变慢之前提前布局就显得比较正常。”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