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ast
财经 | 宏观 | 国内 | 国外  投资 | 风投 | 天使 | 私募 | 产业 | 并购 | 投行  证券 | 金融资本 |  创 业 板 
商机 | 公司 | 产品 | 供求  学院 | 创业 | 管理 | 连锁 | 投行 | 理财 | 贷款  机构 | 投资机构 |  外商投资 
服务 | 展会 | 招聘 | 名录  市场 | 项目 | 投资 | 专利 | 技术 | 产权 | 连锁  互动 | 创业社区 |  有问必答 
您当前位置:中国创业投资网 >> 新闻频道 >> 投资资讯 >> 并购重组 >> 浏览文章

新浪高管解读Q1财报 详解微博与阿里未来合作细节

2013-5-20 7:23:52搜狐 【字体:

5月17日上午消息,新浪今日公布了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根据财报显示,新浪当季净营收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广告营收9430万美元,同比增长20%;非广告营收3170万美元,同比增长14%。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新浪应占净利润为150万美元,合每股摊薄净收益2美分。

此后,新浪CEO曹国伟、CFO余正钧出席分析师电话会议解读财报,并就热点问题回答了分析师的提问。

此次电话会议的要点如下:

1.曹国伟称,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不会造成新浪运营成本的大幅增长。

2.2013年第一季度,新浪微博会员费收入大约为200万美元,微博游戏收入为500万美元。

3.新浪微博自助广告系统用户已超过1000家。

4.新浪微博广告投入会分成两块:一部分会致力于产品,另一部分会致力于存货。

5.曹国伟称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不会对商家的直接广告效果造成太多的抵消效应。

6.淘宝商家在新浪微博的主页会显示他们的店铺、内容和活动,这将会增强微博电子商务的生态系统。

7.在移动微博终端上确立一个第三方游戏开发平台是新浪今年的重点。

8.在导航服务方面,地图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但其并非是唯一的需求。

9.支付宝会是与微博最重要的第三方支付系统之一,与“微钱包”一同组成微博支付系统。

10.移动端应用用户数的增长率和用户平均使用时间的增长率都优于平均水平。

11.天气通日活跃用户(DAU)已经超过了700万人。

以下为分析师提问环节:

美林分析师 艾迪•梁:第一个问题关于新浪和阿里巴巴这次合作的。请问合作之后是否会产生额外的成本?例如需要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等等。第二个问题是有关非广告收入的,是否能够分别把会员和网页游戏业务的游戏披露一下?

曹国伟:我回答第一个问题。这次合作会引起一些成本的增加,但不会很显著。成本的增加项目包括投入的固定成本、增加的员工数等等。但是我认为这不会造成成本的大幅增长。

余正钧:关于非广告收入,它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微博相关增值服务,包括微博游戏、微博会员费。2013年第一季度微博会员费的收入大约是2百万美元。

T.H.分析师 蒂亚•侯:第一个是关于广告代理的。新浪推出了自助广告系统,请问目前新浪与多少广告代理商进行合作?对此中小型企业的反应如何?另外,新推出的页面系统应用对广告业务有什么帮助?

曹国伟:我们去年就发布了这个广告测试版系统,3月中旬已经进行了贝塔测试。在江浙沪地区我们有3-4个代理商。我认为这个尝试目的在于试一下市场的水温,同时允许更多用户加入测试中,通过对引擎进行优化让我们系统的精准度得以提高。当然,这还是一个进行中的项目,目前的总用户数还不是特别多。我想,现在用户数应该超过了1000家。在现有的测试版广告系统中,有超过1000个用户在账户里存了钱。这些账号的消费量几乎每一天都在增加。对于这款广告代理系统的搜索引擎,我们会不断的完善并增加它的精准度。要说的是,这个系统是针对中小型企业开发的。当然,如果我们把系统用于品牌广告业务的话,收入上会比较好看,但是我们的长期定位是针对中小型企业的。因此公司会继续对系统进行测试。我想,这个系统下半年会对新浪贡献更多的收入,尤其是在移动端的领域。关于页面系统,我们是第一季度中段发布的该系统。这个系统只是移动端的应用,它能让用户在手机微博上跟踪他的兴趣,比如: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或者还可以是一个目标对象,比如一个病人、一个建筑、商店等等。这也让我们能够对微博用户的兴趣点进行跟踪,这能为微博平台带来很多的利益和内容。还能在用户互动和用户参与上创造很多的活动。这些因素都能为这款为移动端设计的应用在未来带来相应的收入。

T.H.分析师 蒂亚•侯: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与阿里巴巴达成的广告营销承诺安排的。请问相关的安排在今后三年是如何分配的?

曹国伟:与阿里巴巴的广告营销承诺安排(advertising marketing commitment arrangement)为期3年。这些安排将会以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施行。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做出的规划,但具体还是要看项目进展的情况做出改动。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要增加微博平台收入,要增加微博平台商业化的有效性;而一方面我们必须掌握好变现行为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平衡点。因此,项目始终会在动态状态中。另外,双方在安排里还承诺均会努力在微博平台上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收入模式。这些都需要时间。但是具体的实际成本会达到什么程度要取决与整体的项目进展。我们会和投资者及时通报相关信息。

T.H.分析师 蒂亚•侯:这个问题请余先生回答。希望能澄清一下投资收益的数字,每个季度我都很难得到有关权益投资收益的相关详细数据。

余正钧:是的,投资收益项目里记录了当季度所有的股权投资收益,我们使用的是权益法。

86证券分析师 赵铭:我的第一问题也是关于与阿里巴巴的3亿美元承诺事项的。请问相关广告主要针对的是相关的产品吗?

第二个问题是,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递延收益项目余额环比增长了2百万美元。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游戏业务引起的吗?

曹国伟:我回答第一个问题,我想广告投入会分成两块。关于和阿里巴巴集团进行的战略合作中的广告投入:一部分会致力于产品,另一部分会致力于存货。但我们也会运用公司现有的广告推广工具,比如粉丝通、话题等等,以此来推广它们的平台甚至是它们自身的品牌。

余正钧:递延收益主要包括两块。最大的部分是和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CRIC)之间的交易产生的,大约为108万美元。未来两年了,我们会一年度为单位将这部分递延收益重分类到收入科目。小的部分是来自于新浪服务的预收款,现在我们的微博货币所引起的消费会增加相关递延收益,这部分余额在以后季度会确认收入。

86证券分析师 赵铭: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是否会对商家的直接广告效果造成抵消效应?

曹国伟:我们仍然允许所有的商家自主在平台上选择合适的广告渠道。比如新浪的粉丝通有机会被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商家使用,我们的客户也可以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推广自己。这次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使得期用户能够在微博上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更有效的广告投入。因此,这会比商家在其他渠道上自主投放广告更加有效。我理解你的问题,但是目前的影响还不明显,我认为这不会造成太多的抵消效应。理由是,不同平台上的用户在广告的定价、需求上都是不同的。在我们的合作中,我们会致力于提供不同的广告形式,还会向广告商提供可以改善陈列效果的数据。所以,微博上的商家也会获得更大的支持。

麦格理证券分析师 邵炯:希望澄清一下,在其他业务收入中,一季度微博游戏的收入是9百万美元吗?

余正钧:一季度微博游戏收入是5百万美元,会员收入大约1百多万美元,所以两者加和大约为7百万美元。

麦格理证券分析师 邵炯:这个问题回到阿里巴巴的关系上来。你们提的这次合作的部分目的是增加跨平台账户的活动。那么是否会有这样的情况:淘宝商户或者天猫商户会在微博上开设自己的官方店面,从而让新浪在客户、商家和交易的数据上获得更强大的控制力。于此相关的是,微博是否在考虑开发出连接一淘网数据的搜索引擎以完善微博上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曹国伟:对于商家在微博开设的页面,我们一般不称之为官方店面,而是称之为官方页面或官方账户。这次的合作会把那些阿里巴巴称之为淘宝上评级较高的“优质商家”带入我们的生态系统。至于如何运营这些账户:在商家的微博页面上自然会包括他们的店铺,但也会相应的增加内容、活动等等。这些都令微博用户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商家。这次交易的合作事项主要会与淘宝网开展。我们认为这些动作在未来都会增强微博电子商务的生态系统,同时为广告创造需求。在市场推广上,也会推高微博平台内部的需求。我们会与阿里巴巴紧密合作实现以上愿景。搜索和一淘网的事情会比较复杂,一淘网有其自己的生态系统。目前我们主要会展开与阿里巴巴在微博上的合作。另外,移动端的电子商务也非常重要。我们会在移动端的社交领域增加投入。在搜索领域也会投入重金来提升我们的电子商务业务能力。

麦格理证券分析师 邵炯:请谈一下新浪对移动端微博应用的计划。新浪之前在PC端微博平台的游戏业务做得很好,请问在移动微博平台变现能力尝试上,是否会增强第三方游戏的引进?

曹国伟:这是我们关注的另一个领域。移动终端的微博用户和微博活动都获得了很大的增长。在移动终端变现的角度说,游戏很自然的是一个获得收入的渠道,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块业务。我们希望能与很多第三方游戏开发者合作,在移动微博终端上确立一个第三方游戏开发平台。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微博平台上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第三方游戏体验,这也是我们今年的重点。

巴克莱亚洲分析师 阿丽莎•雅普:之前在讨论阿里巴巴合作事项时,提到了其中的一部分预算会投入到微博的存货中,在是否会与一些大的广告客户发生竞争?另外请谈一下与阿里巴巴收入分享情况。

曹国伟:我们所指的存货是淘宝商户的存货,并不是来自于品牌广告商或其他广告商的存货。所以这些存货并不会引起我们与广告商之间的竞争。另外我们的确会和淘宝方面分享广告方面的收入。

巴克莱亚洲分析师 阿丽莎•雅普:该承诺事项也使新浪和一淘网建立了伙伴关系对吗?

曹国伟:是的,主要是在收益分享方面的合作。

巴克莱亚洲分析师 阿丽莎•雅普:阿里巴巴正在自动导航业务上进行战略投资,那么阿里巴巴和新浪是否考虑合作挖掘地图数据以使新浪微博在本地服务上获得更强的能力。

曹国伟:我们早先就已经开始了导航方面的行动,与第三方有合作。新浪微博移动端与第三方在定位数据交换上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地图服务方面,我们一直在运用数据交换服务,并且增加了账户与自动导航的连接度。在移动端互联网领域,这是我们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方向。在定位服务方面,地图服务并非是唯一的需求。为了在移动端建立完善的O2O商务生态系统,我们还需要与更多的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第二季度广告业务的展望的。与阿里巴巴的交易是否对此有任何增量影响?如果没有此影响,是否可以谈一下今年余下的时间里,新浪自身增长的情况会是怎样的?第二个问题还是与此次交易相关的。显然,微博和阿里巴巴双方都拥有巨量的用户数据库,在双方平台的数据交换上,最优策略是怎样的?管理层所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余正钧:在第二季度广告业务的展望中,我们包含了所有会发生的广告收入。阿里巴巴集团对第二季度广告业务的贡献不会太大。正如曹国伟之前提到的,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所能创造的价值将取决于我们在产品上的创新、对阿里平台商家的个性化服务等等。随着我们双方的紧密合作和更多产品的推出,在未来会看到更多的收入。

曹国伟:关于数据交换,我们不会在这次会议上作很详细的披露,这是因为很多的数据交换是在双方之间进行的。至于所面对的挑战,两个平台上的账户都有其自身的特性,我们需要和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多类型账户合作。在建立融合的账户系统过程中,我们的合作进程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这是因为整体的合作进程是受到每一方面的进展情况而定的。总体而言,这些活动在我们的合作中都会是非常重要的。

杰弗里分析师辛西娅•孟:如果合作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社会化的电子商务模式,那么新浪在移动支付以及初期变现上会做什么动作?未来是否会使用支付宝?

曹国伟:支付宝将会是与微博平台合作的最重要的第三方支付系统之一。在某些领域,我们会在微博上使用支付宝系统;在另一些领域,我们会在平台上使用已经发布的“微博钱包”系统,该系统目前在移动端发布了测试版本。我认为,移动端支付系统在本质上就是属于移动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因为电子商务本身需要有变现能力。所以,我们将与移动支付系统紧密合作,以在移动终端上实现现金流入。我们会尽量把支付业务掌握在自己手里,但对于支付宝的使用,其目的是为了让用户能够在PC端和移动端都能更为有效地进行支付。所以,支付宝无疑的会是我们在支付领域的紧密合作伙伴,也会是为了微博平台优先的支付合作伙伴。

华兴资本分析师Yu-HengFan:我的问题是关于与阿里巴巴合作之后的广告定价模型的。请问所采用的的是按点击数付费(CPC)还是按销售额付费(CPS)?

曹国伟:两种方法我们都会采用,有些是CPS方式的,有些是根据广告的覆盖面付费的,因此我们的广告定价模型是两种方式的综合。这取决于广告本身的目的。

汇丰银行分析师 Chi Tsang:请谈一下广告商数量的增长情况,他们的行业分布如何?下半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曹国伟:第一季度初,我们看到总体的趋势是很不错的。但是在第一季度结束时,增长发生了一些减速。4月份的情况还可以,但是在进入5月份之后放缓的趋势更明显了。展望今年二季度和下半年,总体上不会有很明显的增长,下半年只会出现小幅度的上升。至于垂直行业领域,我们预计不会有哪个行业的需求出现非常明显的增长或衰退。但对于新浪平台而言,我们还是预计快速消费品领域的增长会相对明显。原因是,新浪微博的推广能力以及门户、视频领域的推广能力会为新浪在这个行业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

汇丰银行分析师 Chi Tsang:你提到了用户对微博的使用出现了环比增长,请具体谈一下。

曹国伟:截至一季度末,我们观察到,在移动终端上的用户使用时间和用户活动都出现了增长。而第四季度的观察结果是,在PC和移动端上都出现了用户使用时间的下滑。当时,这种情况是由于在社交领域的移动端应用竞争加剧而引起的。对于这种趋势是否会持续,还是说微博的数据会反弹,我们当时还是感到了焦虑。对于第一季度的结果我们非常高兴。特别是在移动端,我们看到了很好的用户增长情况。移动端应用用户数的增长率和用户平均使用时间的增长率都优于平均水平。我想这应该归功于我们在移动端所做的产品升级提升了用户体验,这也是今年余下的时间里我们将会着力的地方。

汇丰银行分析师 Chi Tsang:那么本季度用户在微博移动端上的平均使用时间是多少呢?

曹国伟:活跃用户的使用时间在1小时左右吧。

奥本海默分析师安迪•杨:请谈一下今年在移动端上,除了微博应用以外所做的其他尝试进展如何。

曹国伟:微博始终是我们在移动端的主要发力方向。当然,我们在移动端也对其他的产品线做了尝试,包括在游戏、门户业务上,我们都进行了大量的移动应用投资。类似的移动应用还包括了新闻、财经、体育等等。在移动端RPG(角色扮演)游戏方面,我们具有优势,也会尽力保持我们在这项业务的领先地位。另外,我们在视频领域上,对PC和移动端都做了大量的努力,开发了移动端的视频应用,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观众。在社交方面也有其他的应用推出,比如我们的社交阅读(socialreading)应用。还有一块“天气通”应用也很受欢迎,每日进行天气预报服务,日活跃用户(DAU)好像已经超过了700万人,这是非常大的数字了。我们还在阅读搜索端进行了尝试,这对未来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以上就是新浪在移动领域的大致布局。未来会和大家继续交流。

奥本海默分析师 安迪•杨: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视频业务的。请谈一下今年在视频领域的投资计划。

曹国伟:投资计划其实很难界定。在短视频上,我们以往在体育内容领域投入了很多,在新闻领域我们也将继续投入。在长视频上,我们会和合作伙伴一同为中国观众提供视频服务,与此同时并不会增加过多成本。基于此,我们所采用的更多是收入分享的合作模式,而不是去购买很多长视频的内容。我们在移动端也会给予给多的关注,努力在移动终端视频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与众不同的产品服务?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创新中国2013,助你实现创业梦!9月11、12日熊晓鸽、徐小平、沈南鹏、蔡文胜等在创新中国秋季等你,报名/观摩猛戳:
http://demochina.cyzone.cn/2013aut/

分享到:


网友评论:

  • 阅读排行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订阅R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