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资料显示,波鸿集团成立于1999年,从四川绵阳起步壮大,分别在北京、上海、成都建立了分部。经过13年的发展,波鸿集团已成为汽车销售服务领域的知名品牌企业。
波鸿集团主业涉及汽车4S店运营、零部件制造、房地产及新能源等行业,旗下拥有逾40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目前资产58.3亿元,员工2800余人,年销售收入近40亿元。
而被收购方加拿大威斯卡特工业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轿车与轻型卡车铸铁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壳体及排气系统生产企业,在多伦多上市,拥有110年经营历史,其主要客户包括福特汽车(微博)、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
那么,这起跨国婚姻,到底是如何开始的呢?四川波鸿集团CEO董平介绍了两家企业合作的原因。
董平:我们说百年的企业不能毁在你手中。现在买这家企业的企业有三种类型:一是像我们真是想做这个产业的,想引进技术、管理、研发团队,把亚太地区的市场再进一步做大的;二是想买到这个企业挖竞争对手,把这个企业关掉的;三是买掉之后准备分拆,卖掉。我们是想完整的保留下来,这也是我们企业需要的。我们民营企业机制比较灵活,关系处得很好,大家相互认可。他也到我们的企业看了,企业装备非常好,但我们的管理跟不上,没有那么好的客户资源。所以他觉得我们确实想发挥两家的整合效应和人员协同效应,所以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我们。
与吉利收购沃尔沃、三一重工迎娶普茨迈斯特“异曲同工”的是,威斯卡特在被收购前,业绩也遭遇“滑铁卢”。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威斯卡特净利润从前年同期的831万美元下降到140万美元;到了2011年第二季度,威斯卡特的业绩更是出现了123万美元的亏损;2011年第三季度不仅营收下降到6745万美元,而且亏损扩大到700万美元。
整个2011年,威斯卡特净利润为-450万美元,而2010年净利润高达1875万美元。四川波鸿集团CEO董平说,由于想卖个好价钱,在收购的时候,但威斯卡特总是试图粉饰财务报表,这使得收购的过程一波三折。
董平:收购过程不顺利。我们从很早就开始关注,去年5月30日我们第一次去多伦多找投行恰谈接触,7月份开始进行标价。竞标之后,我们发现2010年的财务报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一些过度包装,我们的报价偏高,但有比我们的价格更高的。去年9月我们发现财务情况有一些变化,我们没有支付200万的定金,找了普华永道继续做竞标,进一步把价格降低。
在董平看来,四川波鸿集团就是要打造“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富士康公司”。
董平:“富士康”是形象的比喻,是老外不愿意做老乡做不了的。我们想把这个产业做得专业化、集团化、规模化,利用现代化、智能化、机械化、自动化的设备,把这个小产业做成大文章。受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影响,我们不可能直接自建,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合资搞并购,快速获取全球最好的客户,获得全球的合理的工厂布局。
威斯卡特并不是波鸿并购的第一个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去年,波鸿以900余万美元收购法国无锡诺龙公司,这个项目经改造后,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中的转向节、制动盘等。通过这一并购,波鸿快速获得了一些先进技术和优秀客户。
较晚进入汽车制造行业的波鸿,正打算通过合资合作、对外并购实现快速超越竞争对手。今年4月,波鸿与全球最大的乘用汽车发动机缸体生产商德国EB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绵阳组建合资公司。为奥迪和大众第三代EA888G3发动机提供缸体配件,建设这个机型目前除德国科隆以外海外唯一的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