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000776)即将迎来20周岁的生日。二十年来,广发证券扎根中国资本市场,顽强地生存、成长、壮大,多年来稳居中国十大券商前列。梳理公司的发展史还可以发现,在券商兼并重组频发的年代里,广发证券是业务主体延续性最稳定的券商之一,可谓中国券商的长青树。
二十年来,一批批的广发人,怀抱“知识图强”的理想,勤奋务实、低调潜行,将广发证券推上一个个高峰。在二十周年之际,笔者走访了部分广发证券员工,今日起将推出系列专访文章。他们不一定是举足轻重的公司领导,更多的是奋斗在业务一线的员工,但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见证了广发证券的成长,诠释着广发证券的精神。
作为证券公司的源头业务,投资银行历来都是券商间搏杀、角逐的焦点。广发人视投行业务为公司市场地位和长远发展潜力的决定因素,从1993年成立投行部门起,就一直将其作为重点发展的业务全力打造。
数据显示,自1993年首次作为IPO主承销商以来,广发证券累计主承销保荐项目197次,累计主承销股票金额达到1262亿元,其中IPO主承销125家。一级市场各项指标已连续15年稳居前10大券商,可以说是投行的长跑健将。
内控无疑是投行的生命线,是长跑中胜出的保障。何宽华目前是广发证券投资银行综合管理部总经理,负责投行的内部风险控制,多年来坚守在这投行的生命线上,为证券市场输送大量优质的项目。
1997年,攻读北京大学经济系研究生的何宽华由于毕业前夕的一个偶然机会,阅读了广发证券创始人陈云贤博士的《风险收益对应论》。书中对风险和收益的分析,让何宽华深受启发,由此对广发证券产生了好感。恰巧此时广发证券到北大进行校园招聘,他投了简历,毕业后顺利地进入了广发证券,从此再也没有换过工作,至今已经陪伴广发证券度过14个年头了。如今何宽华主要负责投行风险控制工作,与《风险收益对应论》也算是一种缘分。
2000年,何宽华受命牵头组建质量控制部,在行业内率先试点搞投行项目内部审核,严把项目质量关。在这个岗位上,何宽华坦言经常纠结,因为他要在社会公众利益和公司甚至个人利益之间做抉择。这些年来,何宽华否决掉了很多项目,以确保保荐公司的质量,但是一些项目后来还是通过其它渠道上了市。
何宽华向我们讲述了一些令他印象深刻的例子,本世纪初安徽有家企业收入比较低,产品品种多,但没有一项形成气候。内核的时候,广发证券的质控人员否掉了这个项目。后来,该企业通过其他渠道上市,但好景也不长,如今这个公司已被重组,业务发生了变更;还有一家矿业上市公司,当时由于环保有硬伤,广发证券也给予坚决否定,后来这家公司果然在环保方面出了问题。
何宽华说,投行业务对中介的道德水平是个极大的考验,好的证券公司应该具备道德底线。看到被否决的项目上了市,自己当时的心情也复杂过,好在这些年来,广发证券在大的问题上还是把握住了。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波折,比如2010年发生的恒久光电事件。该事件发生后,公司对合规部、稽核部等部门整体上进行了梳理,对一些内部流程做了改造,强化了权、责、利的界定,迅速地扭转了局面,使该事件对公司的影响降到最低,当年公司保荐项目主承销家数排名第六,IPO主承销家数排名位居第四。
让何宽华颇感欣慰的是,自2004年保荐制度实施以来,截至2011年第一季度,广发证券投资银行部共保荐了56家企业首发上市,至今没有一家企业出现重大亏损,没有一家企业被交易所实施特别处理(ST),其中多数企业上市后的股价表现较为强劲。以2010年为例,广发证券保荐的21个IPO项目上市后三个月股价的平均涨幅达31.62%。通过广发证券提供的保荐服务,不少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中金发科技(600143)总资产从2004年上市前的7.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93.6亿元,短短6年间扩张了12倍。
二十年来,广发证券投行载誉无数。荣获“最受尊敬投行”、“最佳创新投行”、“中小板最佳投行”、“最佳并购投行”、“最市场化投行”、“本土最佳投行”等一系列奖项。荣誉背后是广发证券投行人对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追求。何宽华说,广发证券不会急功近利,会继续坚守投行的生命线,要争做投行的“长跑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