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尴尬的创投
遭受舆论压力的不仅是归真堂本身,更牵涉到其背后的创投机构。
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9月底,江苏鼎桥创投受托管理的江苏澄辉创投和江苏鑫澳创投联合几个自然人,合计向归真堂增资7650万元。
鼎桥投资董事长孟建生曾公开表示,“将充分发挥公司在生物医药产业的资源优势,协助归真堂建设全国性的营销体系,提升品牌价值,争取在2010年实现创业板上市”。
然而,现状是不仅归真堂上市存疑,创投机构也是备受舆论压力。
启明创投的创始人邝子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判断投资成功与否的标准,一是金融回报,即在金钱方面的收益。二则是要考虑社会效益,是否为社会培养了好的企业。
“这个项目投资之初,动物保护这项风险肯定会考虑,包括上市时可能面临的风险,最终在回报与风险二者之间进行权衡。归真堂项目在法律框架下是合法的,但是在道德层面会受到舆论谴责。可能投资之初更多地考虑了法律层面。”邝子平表示,外界的舆论无疑会对创投产生压力。
在江苏鼎桥创投的网页,除框架外并无任何内容介绍。白一鹏介绍,这些之前都是有的,但归真堂风波发生后,压力过大,才把内容撤下来。
“去年我们董事会成员在苏州开会,遇到了其中一家创投,他们就说,归真堂像烫手山芋似的,不一定能上市,但又占用资金导致其他项目也无法投。”白一鹏透露。此时,白一鹏的收购计划似乎为背后的创投提供了抽身的机会。但是截至目前,白一鹏尚未收到任何一家创投的回复。
江苏鑫澳创投的徐宏智更是明确表示不会出售归真堂,但当记者想进一步采访时,对方以正在忙为由婉拒了记者。澄辉创投公司的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
尽管其他两家创投尚无对外明确表态,但深圳达晨创投的高级投资经理梁国智认为,不排除他们目前出售股权的可能性,毕竟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争议太大。业内人士桂曙光也认为这些创投有可能退出,只不过是谁接手的问题。
不过此时的白一鹏似乎有点失去了信心。“之前觉得收购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现在外界对他们的攻击挺大的,反倒觉得可能性变小了。”同时让白一鹏感到委屈的是,本想尝试收购归真堂部分股权助其转型,却遭到了外界的趁火打劫的误解。
“个人不是特别在意,毕竟这样的言论少之又少。我们想要收购它,一部分是出于保护动物的目的,另一原因是,归真堂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前景比较好。转型后,配合海外市场的营销渠道,我相信它的市值将会超过现在。”
事实上,白一鹏并不讳言对背后经济利益的考虑。“这是一个公益兼商业的项目,我们也不可能不求任何回报。如果是这样,我们还不如直接捐到其他慈善组织。我们想通过这个项目保护动物,并且赚取的回报继续做公益事业。”
保荐机构受质疑
在这场舆论压力的风波中,作为归真堂保荐机构的万联证券也未能幸免。
2009年,归真堂开始筹划上市事宜。2010年初,万联证券开始介入,对其进行上市辅导。日前在外界舆论下,万联证券相关媒体负责人拒绝回应此事。
北京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在看到中国证监会披露的515家IPO申请在审的企业名单后感慨,“现在的投行还真是什么项目都敢报,很多制造企业实际上并不符合创业板的初衷。归真堂作为其中一个技术含量不高的公司,受到舆论关注是因为它触动了道德准则底线,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没有太高技术含量的公司也在名单内”。
事实上,投行在接手项目时都会对公司的各项因素进行风险分析,动物保护自然在考虑范围之内。上海一大型券商的保荐人告诉记者,投行在接手这个项目的时候应该考虑这个因素。“所以大一点的投行都没有做这个项目,万联去做了。小券商本来项目就不多。”他表示,他绝对不会接手这个项目。
实际上,在这场舆论风波的同时,正是中国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抛出的“IPO不审行不行?”热议之时。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认为,审批制实际上给权力寻租和腐败带来空间。创业板和PE热潮的出现,使得PE腐败成为完美的寻租途径,因为它与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相比更为隐蔽与表面合法化。
他认为废除审批权的时机已经成熟,证监会的主要职责是监管而不是管制,而IPO审批制废除后恰恰能降低权力寻租现象。取消审批制后,大量企业上市,市盈率回归合理水平,企业自然不会再对IPO趋之若鹜,进行盲目圈钱。
此时,保荐人制度大变革也正在进行。这意味着,签字保荐人所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在面对风险的挑战下,保荐人势必也将会对项目越来越负责。
归真堂是否能突破各种难关?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