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内地企业来说,当需要上市融资的时候,除了选择上海和深圳交易所,还有着另外一处选择——香港联交所。
赴港融资的潮流在过去10年里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2002年至今的10年间,仅H股和红筹股在港融资额就达1.55万亿港元。内地企业从香港获得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更加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内地企业以香港为跳板,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
1993年,青岛啤酒成为首家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而在那一年,第一批9家H股试点企业中,6家成功在香港发行上市,融资近70亿港元。之后的近10年时间,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的洗礼,赴港上市时冷时热。
转机发生在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从此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步入了快速发展期。根据香港联交所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7月底,共有H股171只、红筹股108只、内地民营企业股431只,合计市值达到了10.75万亿港元,占整个港股市价的57.6%。
这其中,H股和红筹股又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H股总市值为4万亿港元,红筹股总市值达4.45万亿港元。香港股市给国企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供给,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国企改革。与此同时,赴港上市也符合国家“走出去”的战略部署。
为符合港交所的监管规则,内地企业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采用国际通用的财务和会计准则。凭借香港这个特殊的国际化市场,中国企业迈出了国际化步伐,一些大型国企也借此开始了跨国经营和发展。在这期间,监管部门也不断降低赴港上市的门槛,鼓励更多的内地企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