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并购时代还没有到来”,就在IPO退出渠道式微,投资者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并购时,在国外做了6年大型并购的盛天资本董事长吴宸给出了这样的判断。
他执掌的盛天资本在今年一季度的投资项目就有望达到10个左右。近日,在北京出差的吴宸接受了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的采访。在他看来,中国的PE还没有到洗牌的时候,2013~2016年将迎来一拨IPO的高潮,2017年,PE的疯狂场景有望再现。
LP资源很丰富,PE洗牌言之过早
中国经济导报:去年,PE的日子不太好过,无论是募资、投资、退出各个环节,还是收益率水平,都下降得比较明显。您对今年的形势有什么样的判断?
吴宸:对2012年来说,最关键的是退出渠道受到限制,企业的过会(发审会)率比较低,股市行情不好,经济形势也不好。
但今年肯定会上升。首先,证监会将加快发行的速度,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太多了,需要疏导。其次,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很多投资机会将会涌现。今年尤其是两会以后,很多政策会更加明朗。
现在很多人还在观望,不知道形势能好到什么程度。但我们认为,形势肯定会好,所以不需要等到形势明朗到所有人都看明白了才行动,那就太迟了。作为投资者,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就应该先准备好,在别人发现有机会还在犹犹豫豫的时候就应该进入。对形势的把握越准确,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今年一季度我们大概会投七、八个项目,全年大概会投20个左右的项目。
中国经济导报:业内有这样一种解读,当前PE的下滑意味着,在经历了前几年全民PE的狂热之后,将开始进入一个调整时期。您有着多年的海外从业经历,根据国外行业发展的规律,您如何定位国内PE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吴宸:在国外,PE募资没有那么容易,一定要有成功案例,而且不止一两个。但在国内,你可能会看到,一个人去年还是投资经理,但是今年他就可能成为一个合伙人了。只要他能募集到一笔钱,或者有渠道找到一两个项目,就可以自己成立基金公司了。
但我认为,国内的PE还没到洗牌的时候,2013~2016年这4年,还会有很多的PE起来。有报道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高净值家庭(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人民币以上)数量达到270万户。全中国现有已做过投资的LP(有限合伙人,仅提供资本,不参与管理)不会超过10万人。中国还有这么多的潜在的LP资源,中国的PE未来几年肯定还会很好。投资渠道上,虽然很多人都在参与股票投资,但是10个里面有9个在亏钱,因为散户注定玩不过庄家;而房地产的收益虽好,但是政府打压得很厉害,而且流动性相对较差。而最早那批投资了私募股权的人,还是赚到了很多钱的。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可投资的公司也会多起来。如果政策放开,形势会一片大好。还会有很多人来做PE,而且还会有更多的公司起来,4年之后,将会有几千甚至上万家新的PE公司冒出来。
这也是好事情。现在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可做抵押的资产,从银行贷不到款。但是PE、VC能为这些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这样能鼓励创新,把一些好的想法和创意付诸实践,进而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全民PE没什么不好。很多银行还推出了投贷联动业务,如果PE投资2000万,银行可同时提供贷款2000万,这样对中小企业来说能解决资金的问题。
中国经济导报:这么好的形势能持续多长时间?
吴宸:2017年将是PE疯狂的时候,2018年将是又一次金融危机。所以,接下来的4年,可以放开了投,2017年开始收,2018年可以伺机埋伏,准备好又一轮的抄底。
中国经济导报:为什么您的判断这么坚决?
吴宸:这是经济的自然规律,1988年、1998年、2008年,最近几十年的金融危机基本上每10年一次,历史永远是重复的,所以有一句话叫以史为鉴。
中国经济导报:那收益率水平还能像过去那么高吗?
吴宸:投资机构多起来之后,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有的投资机构为了抢到好项目,会不惜血本出比别的公司高很多的价钱参股拟融资的企业。未来几年,我认为随着审批速度的加快、新三板的推出、或者上海国际板的降临,对中小企业的投资价格将会达到一个比较均衡的水平(8~10倍PE),而未来五年期的投资收益我认为在2~5倍,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收益率水平的下滑是肯定的,整体上不可能像过去那么高。PE的洗牌在我看来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其实有实力的投资公司是很期待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而且投资回归理性才能帮到更多更好的企业创造新的机会。
2013~2016年将是IPO高峰期
中国经济导报:去年的IPO市场不景气,所以业内提出,PE退出的机会更多的还是在于并购,您认为是这样的吗?
吴宸:过去10年,大型企业该上市的都已经上得差不多了,至少国企是这样,而民企也是百分之七八十都上完了,2013~2016年将是最后一拨。如果想做IPO,这将是最后一次机会,也将是中国最黄金的四年。
这四年,将会有大概一两千家企业密集上市。在此之后,并购时代才会到来。
我在国外做了6年的并购。国外的并购都是进行产业链的整合,比如,上游企业并购下游企业,并购原材料生产企业,并购供应商等。但中国的并购不是这样的,大部分都是咨询公司在做,由它来根据上市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的需求,去寻找并购对象。这种并购不是并购主体的自发行为。此外,国内的并购还会收购一些技术,比如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的先进技术。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还没有发展到并购时代的原因,因为真正的并购并非如此。
关注环保和消费
中国经济导报: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PE也开始强调专业性,即在某一个领域的优势,盛天资本有没有一个自己比较关注的领域?
吴宸:我们主要做两个领域,一个是环保,一个是消费。消费这个领域永远都不会过时,而环保是政策鼓励的。这两个领域都可以持续关注,10年20年都不会过时。但是像生物医药这样的行业则风险比较大,而教育受到的监管比较多。
中国经济导报:那战略性新兴产业呢?我们看到,一方面,这些行业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但另一方面,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却面临产能过剩的困扰。您如何看待对这些行业的投资?
吴宸: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会还是存在的,但现在投的人太多,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比如太阳能项目最大的问题在于转换效率太低,生产一个太阳能电池板的能耗和它用25年节约的能耗是一样的。
中国经济导报:随着中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很多人都看好养老产业,对此,您怎么看?
吴宸:现在做养老产业的很多,但就我所知,成功的案例就两个,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都是做养老院的。养老院是很大的一块,包括护理、居住、医疗等,但是很多企业都做不好,以至于亏钱。原因在于企业自身没有经验,而国外的经验,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又很难复制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