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毒胶囊”事件,对“胶囊之乡”新昌的影响,堪称毁灭性打击。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明明知道“毒胶囊”事发,将会影响整个地区胶囊产业的生存,那么,为何新昌还会出现制作“毒胶囊”大行其道的情景呢?
新昌胶囊是一个生动的案例,当一个行业缺乏最基本的底线时,对于利益的盲目追逐,最终把整个行业推向死亡的边缘。
“毒胶囊”:“产业升级”遗症
导语:就今来看,这诸多的升级尝试并未奏效,突发而至的“毒胶囊”事件,让当地的整个产业陷入危局。通过梳理“胶囊之乡”60年的发展历史,21世纪网发现,“毒胶囊”的出现似乎与当地政府“产业升级”政策颇有关联。
作为中国的“胶囊之乡”,新昌胶囊产业的发展历史,恰似整个中国胶囊产业甚至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最初的小作坊起家,到90年代的野蛮生长,再到2001年的“洗牌重组”,乃至今日的“休克疗法”。在60年的产业历程中,新昌也曾做出了种种升级尝试。
但就今来看,这诸多的升级尝试并未奏效,突发而至的“毒胶囊”事件,让当地的整个产业陷入危局。通过梳理“胶囊之乡”60年的发展历史,一条隐秘的逻辑链条浮出水面:在当地政府“产业升级”的思路下,一些低小散劣的胶囊企业,选择通过合伙企业形式联合重组。名为合伙,但实际上仍是多个家庭作坊企业的联合体,并未形成规范企业运行机制。在竞争压力和利益驱使下,终有企业丧失了行业底线,酿成大祸。
“合伙制”埋下种子
上世纪90年代,“胶囊之乡”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最多时能够达到60%。
但即便如此,为了提升新昌胶囊产业的竞争力,壮大企业规模,当地政府依然对该产业做了两次“脱胎换骨”式的升级改造。
据新昌县胶囊行业协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90年代主要是将手工作坊转向半自动化,2001年则是政府和药监部门一起,对当地300多家企业进行了一番洗牌重组。
但是事实上,正是2001年开始的此次行业洗牌与重组,为今日的“毒胶囊”事件留下了隐患。
据新昌胶囊协会会长王伟良介绍,重组后的多数企业采用的是一种股东合作制,一人来兴办厂房,并出任法人代表。生产线由不同的股东出资,生产线上的产品,以及生产销售等,也由相应股东负责。
这种多头管理的“合伙”模式,被认为容易导致违规生产。
出事的华星胶丸厂、卓康胶囊都是采取该种合伙制企业形式。
据21世纪网调查了解,很多小企业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公司,似乎也是政府“重组”政策下企业“迫不得已”的选择。
“以前的小企业可能只有一两条半自动的生产线,但是现在的门槛可能就是需要七八条了,这对于那些家庭作坊发展而来的中小企业来说,显然没有这样的资金实力。”
天龙胶丸的一位工作人员则对21世纪网表示,“不这么搞不行啊,谁有那么多钱。大部分都是合伙制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产线,有的企业合起来的生产线比我们企业还要多。”
在这样合作模式下,各合伙人之间互不干涉,各做各的生意,实际上他们自身也是相互竞争的关系,与整合重组之前并无太大差别。
升级后的生存逻辑
依现在来看,此番升级,并未解决实质性问题,徒有其表的合伙制,并未让新昌的胶囊企业真正的实现做大做强。
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当地的胶囊行业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验。
王伟良表示,如今的胶囊行业利润很低,只有5%左右,而在2003年之前,该行业利润率甚至可达30%。由于处在整个医药产业链条的中间环节,企业两端都要受制于人,好的明胶材料是供不应求的,大药企又很强势,小企业根本就没有议价能力。我也是修正的客户,他们给我的价格是110元/万粒,所以我犯不着用工业明胶。但是一些小企业呢,越小越没有议价能力,要么大企业把价格压得很低要么只能供给那些小的药企。
据其介绍,明胶的价格相差非常大,药用、食用的达5万-6万元/吨,工业的只要1万-2万元/吨。选择不同价位的原料,利润就可能完全不同。
除了行业话语权的缺失外,新昌的胶囊企业还不得不面对着另外的一个难题成本高企。
由于自身的资本实力有限,新昌本地的胶囊企业,设备大多是半自动的生产线,虽然投入较少但是产出只有全自动生产线的一半,而且还要耗费2倍的人力。但是生产出来的空心胶囊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确更低。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一些企业便打起了明胶原料的主意。
在药企强势、成本高企这样的逻辑下,使用劣质明胶甚至工业明胶也就可以解释了。
按照王伟良的说法,一吨明胶可生产胶囊800万粒,如果按照4万元的差价来计算,每粒胶囊的差价在5厘钱,每万粒就是50元。按照王的说法,使用5~6万一吨价格的食用明胶生产每万粒空心胶囊的成本在80到90元左右,那么相应的使用工业明胶的成本则为30到40元。
如果依据40元的卖出价格,那么这些“毒胶囊”企业的利润也并不算高。
以此来看,无论是规范使用食用明胶的企业还是违规滥用工业明胶的企业似乎都挣扎在微利的生死线上。
“胶囊之乡”的升级之路仍将继续。
政府好心办坏事?
作为此次“毒胶囊”事件主要“当事人”的新昌儒岙,此时正备受煎熬。
目前新昌涉案的9家企业有8家出自这里,在儒岙,胶囊产业可谓绝对支柱。
据新昌县政府提供给21世纪网的一份数据 :儒岙镇现有胶囊企业34家,2011年年产空心胶囊约1000亿粒,实现产值92546万元,销售额88370万元,税收总额4372.5万元,占全镇税收总额的51.2%,其中地方财政贡献914.5万元,占全镇地税总额的26.2%。
根据儒岙镇政府一位负责人的说法,对于该产业的发展,镇政府可谓费尽心思,两次升级也是在这样的背景思路下的产物。
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政府的初衷无可厚非。但在做出产业调整之后,仅期望以简单的联合重组方式来让企业做大做强,而并未在企业运行机制和监督管理上做好工作。
事实上,此次最初涉案的两家企业,华星胶丸厂和卓康胶囊实为违规惯犯。在2011年新昌县针对各种违规生产处罚过的12起案件中,这两家企业都榜上有名。
不过,监管部门并没有将其与工业明胶联系在一起。
作为药辅材料,胶囊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更具特殊性,理应有一套严苛的监管体制。但是显然,当地政府的监管仍不到位。
一位当地人告诉21世纪网,当地企业早已掌握了一套应付检查的办法,而且即使被发现违规处罚力度也很小。一般只有3、5万的罚款。
“毒胶囊”事件被曝出后,当地政府责令所有胶囊企业停业整顿,儒岙镇政府更是暂停了包括原料、设备等一切相关的产业。摆出了极强的整顿姿态。但是这样的态度,显然让那些没有涉案的企业心有不快。
王伟良表示,现在什么具体说法也没有,就是停业整顿,每天的损失已经不去想他了。政府这个时候应该站出来为企业说说话,如果像现在这样,那这个产业就不要做下去了。这个产业一停,会有近万人失业,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全镇人口加起来还不到3万呢。
显然,王伟良对于镇政府在此次事件上的处理态度并不太认同。
从之前的2次强制升级,到现在事件发生后的“休克疗法”,当地政府在胶囊产业的发展中是否好心办了坏事呢?
对于当地胶囊产业的下一步规划又是如何呢?21世纪网就此问题致电了儒岙镇党委书记盛学东,但其在仅仅说了一句不要影响他工作之后,就挂断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