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博士王仕玮单枪匹马来到威海高新区时,手里只有一台样机和一项产品专利;如今,他创办的远航科技不仅拥有了5万平方米厂房,自主研发的MSGX系列湿式粉碎机成功替代进口,DMGF淀粉调浆机和GLFS-A调湿机为国际首创,产品还在国内啤酒行业细分市场占据90%以上份额,成为国内唯一能够提供完整啤酒原料前处理设备的领军企业。
同远航科技一样,从孵化器毕业的卡尔电气公司与中兴通讯、大唐电信等国内通信龙头合作推出了GSM、CDMA无线公话系统,占领了该产品近90%的国内市场;三盾焊接材料开发的“高温堆焊耐磨材料及制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坐上国内耐磨堆焊材料行业的头把交椅……项目从萌生孵化到羽翼丰满,企业从一穷二白到跃居行业巅峰,威海高新区把打造创新环境作为先决因素,不断完善创业载体、优化创业环境、创新金融服务,中小科技企业化茧成蝶的奇迹被不断成功复制。
威海高新区搭建起高层次、多功能的创新创业载体,投资4亿多元建成创业大厦、创新创业基地等近30万平方米的孵化器,并采取“民办官助”模式建成全省首家民营孵化器,实行税收、人才等优惠政策,23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这里有了“家”。他们创新企业精细化服务、并联推进和跟踪考核等机制,每一个孵化企业和项目制定一个工作“路线图”,实行保姆“一条龙”跟踪服务。今年,高新区新建了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行政服务中心新办事大厅,并对160多项重点业务流程进行精简再造,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针对科技企业创业期缺少资金的实际,威海高新区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以银行为主体,小额贷款和创业投资、融资性担保等新型融资机构并存,政府资本与民间资本相补充的立体化融资体系,上半年为科技中小企业融资近20亿元。
各种创新要素呈化学反应,威海高新区向着打造“创新创业天堂”的目标前行。全区实施“863”计划27项、国家火炬计划65项、国家创新基金72项;累计申请专利3923件,其中发明专利978件。19家企业参与或制定国家、行业标准48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3.8%,跻身建设全国首批7家、山东省唯一一家创新型科技试点园区,并荣获国家高新区建设二十年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