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创立的联想投资在今年初更名为君联资本,对于旗下有5只美元基金和2只人民币基金,在管基金规模达130多亿人民币、已投资超170家企业的老牌机构来说,舍弃“金字招牌”确实需要极大魄力。
换标时,公司第一次向公众公布了自己“事为先,人为重”的投资理念,以“思维前瞻、专注价值、同理同心、厚积薄发”诠释了君联资本所理解的“有品牌的投资机构”的内涵。
如今,在行业低迷调整期,君联资本如何应对?展望未来,又看好哪些行业?带着这些问题,上海证券报记者来到了君联资本北京总部,专访了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首席投资官陈浩。
“思维前瞻”
即“掌握规律、预见未来”
上海证券报:由“联想投资”换标为“君联资本”时,曾表达过在稳健风格中“野性”扩张的规划战略,如今半年过去了,状况如何?和以前相比,有了哪些方面的调整呢?
陈浩:事为先,人为重,积极主动的增值服务,始终是君联资本最核心的投资策略,是没有变化的。如果说有调整的话,则是我们更强调了创新和前瞻性的判断、对未来趋势性的判断,在加强如此判断的前提下更积极地进行一些早期的投资。
在君联资本现在的标识里面,我们有一个想传递出去的理念叫“思维前瞻”——预见性要更强一点,更勇于创新,更勇于接受挑战。这也是我们过去这么多年来做下来积淀下来的投资精髓,觉得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和改进。
上海证券报:何谓“思维前瞻”?如何才能加强预见性呢?
陈浩:“思维前瞻”就是要掌握规律,预见未来。比如对行业发展、技术更新、生活改变等等方面都需要有预见性。为此,就需要加强系统研究、开阔视野、勇于创新、开放包容。
上海证券报:上述投资策略的“微调”具体如何体现?
陈浩:在TMT和健康医疗行业,我们会投一些早期的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这是一个方式。另外一种是在投资模式方面做适当的可能创新。除了覆盖VC/PE传统地投早期、发展期和成长期项目,我们在考虑尝试一些公司上市后可能需要私募机构帮助的投资。君联资本需要更积极、更进取的发展。
上海证券报:今年年初换标时,朱总(朱立南,君联资本总裁、联想控股总裁)曾多次表示,希望君联资本在您的带领下,保持稳健风格的同时能走得更快一点,也提出了设立更多办事处等计划。
陈浩:一定会有新的办事处,人的因素是我们最要把握好的因素。按照我们规则,办事处的合伙人必须是总部派出的。我们有很多擅长做项目的合作人,但同时必须有管理好一个团队的能力,这个比较难。可以说,目前我们扩张中所遇到的主要瓶颈,既不是资金,也不是社会资源关系、政府关系,而是人。一旦有合适的人到位了,我们就会再往前走一步。
目前是上海和武汉两个办事处,西南地区是非常值得我们考虑(设立办事处)的地区。
“中国风投
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上海证券报:君联资本一直很强调公司文化和投资理念的传承,您怎么看私募行业在目前中国这种现状下品牌的竞争?
陈浩:可以说,现在中国风投已进入品牌竞争的发展阶段,也就是投资理念和投资价值的竞争阶段。我认为,品牌竞争中最重要的是,要作出机构的特色。要传递给外界的“特色”即是你如何选项目,怎么对项目进行帮助,在产业整体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应成为机构品牌内涵里最重要的部分。
再进一步则是,应获得资本市场(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君联资本的投资方式和理念有一定的认同感。认为君联资本作为股东的公司去上市,值得获得投资者更多关注,达到君联资本是一个“可信赖股东”的一种品牌价值这样的效果。
第三,机构切实有与创业者利益共同一致的理念和文化,创业是一个充满了艰辛、用我们的话说,甚至是“九死一生”的事,而君联资本一直强调的“同理同心”,就是说了解产业、理解企业、与创业者有深刻的价值认同、共同去努力,分享成功。
上海证券报:在目前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情况下,很多PE/VC在募、投、退等环节都感到了阵阵寒意。请问君联资本今年募投情况怎样?
陈浩:整体来看,今年募资是很困难,但君联资本今年不用考虑募资的事情。君联去年4月第五期美元基金5.15亿美元募集完成;年底第二期人民币基金32亿元募集完成。我们一只基金的投资周期大概是两年到三年时间。
上海证券报:投资的节奏和退出情况大概是什么情况?
陈浩:今年的投资节奏我们有所控制,可以说是主动放缓了,主要精力转向了服务。
今年IPO退出的压力很大,目前我们已有三家公司过了发审会,但下一步什么时候可以继续开始,这个还不知道。此外,还有十来家在证监会的审核过程当中。再者似乎现在IPO唯一的机会就是国内市场。国外IPO窗口更难预期。
往年我们每年一般会有四五家投资企业上市,但今年到目前为止,确实还一家都没有。
因此,在退出方面,我们目前正在积极地推动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做一些退出的案例,大概有两三家正在积极地谈判过程当中。
政策性较强的项目慎投
上海证券报:除了健康医疗和TMT行业之前,君联重点关注的其他行业投资机会如何?
陈浩:消费、制造业、现代服务和清洁技术,我们都有不同合伙人专门负责投资。但整体来看,确实都没有医疗健康行业未来的潜力大,也没有像医疗健康行业这样存在系统性的机会。那些(上述四行业)都相对机会型一点。抓住了,赶紧投进去,用心去做。
除了我刚才讲的(健康医疗)五方面投资,这个产业还有一些我们没有涉及的。我们会做系统性设计,有一些我们现在有能力,就先做起来。没有能力,先做准备,后面再做。
上海证券报:您怎么看广泛概念的清洁技术这个行业?包括清洁能源、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君联资本之前似乎投了不少项目。
陈浩:君联资本之前应该有十来个项目的投资。目前来看,这些项目在这一次前期调整过程当中,受的影响也是最大的。一个政策性影响比较大,比如补贴,再者是某些技术是政府投资,投资项目会涉及跟国企合作。这对于对民营企业进入有不小难度,因此投资此类项目的机会性和不确定性也比较大。
医疗健康行业“金矿”多
上海证券报:据了解,君联在今年年初第二期人民币基金顾委会上重点对LP代表做了健康医疗行业投资汇报,这是不是意味着健康医疗行业是君联下一步重点投资的行业?
陈浩:我们希望把健康医疗行业投资能够打造成像君联资本投资TMT一样的产业,既有投资能力,更有对企业服务的能力和很强的产业资源。
正如我们现在投TMT行业一样,大家立刻会想到君联资本有特别强大的“大联想”产业背景和其他机构在该行业不可比拟的资源。我们希望以后的医疗健康行业也能达到如此高度。
上海证券报:很显然,“大联想”是君联投资大IT行业的“大靠山”,那么君联准备如何打造医疗健康产业链条投资呢?
陈浩:我们早在2011年时就做了一个医疗健康行业投资的三年计划,希望在2013年推出专门的健康医疗投资基金。
事实上,君联资本对于医疗健康行业的研究和投资在去年前也早已涉足,这几年也投了不少项目。但现在是看准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把它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要系统性投资,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君联在这个行业的投资实力和整合能力。这一方面需要君联不断在这个行业投资,“投出来”实力;另一方面是跟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广泛合作,比如找到很好的产业集团做LP是方式之一。
上海证券报:请您具体谈谈对医疗健康大行业的投资看法。在细分领域,君联更看重哪几方面?
陈浩:第一个我们非常有兴趣的是医疗诊断类,我们2008年投资的广州市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就是这个领域的代表项目,它既有商业模式的创新,又有技术创新。非常好的一个方向。
第二个我们在积极投资的是医疗器械,比如支持微创技术的医疗机械。也已经投了一两家在这个方向的代表性项目。
第三个我们有兴趣的是医院本身,特别是专科医院。它是面向医疗消费者的最终服务机构。做诊断,做医疗设备,都是要通过医院为患者服务。目前我们已投了一些专科医院。只要做得好,它就有一定的扩张潜力。
第四个我们还对一些医疗药品的渠道有兴趣。在我们的理解里,这种渠道不仅是销售,也是一种高质量服务,而且是能够深入到中小城市、农村的。
第五个目前我们在研究我们怎么去投药。药的研发是最关注的,对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研发失败的风险也比较大。
上海证券报:您刚才列举的医疗健康大行业要投资的这五个细分领域,是按照现在能投的机会或者说是兴趣大小的顺序排下来的?
陈浩:对!整体都跟医药大行业的环境相关,也跟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推进过程中带来机会有关。应该说,现在已经看到机会越来越大,有的细分领域可能是跟我们自身的能力和判断力有关系。不是说现在不该去投、不到时机去投。比如,我们很看好医院这个投资机会。